童年端陽
小時候,
爸爸的中藥店裡逢年過節總是很忙,
端午也不例外,
除了豬肉和咸蛋黃,
所有材料店裡都有得賣,
栗子、綠豆、糯米、江瑤柱(干貝)、糉葉,
以前的長輩都提早十幾天開始準備,
家家好像打仗一樣,
就像糉子大戰😌
在台灣好幾年,
每年都會聽到南北糉大戰,
是水煮是蒸熟,有沒有花生,
還有南門市場的湖州咸肉糉,
百花齊放,各有捧場客,
我全部鹹糉都愛吃,
不偏心,博愛得很。
但甜糉,
我只愛吃外婆做的版本,
十年飄泊,今年終於回到香港,
端午不用外求,
有媽咪包的鹹糉也有鹼水糉,
我期待著休假的這一天,
一早起來,
把有機黃砂糖倒入鍋裡,
小火煨熱,
加清水煮融,
大熱天時煮糖很熱,
但在糖快速熱融那刻,
我想起了外婆煮糖漿的時刻,
金黃糖漿澆下糉子,
我和妹妹開心地邊吃邊看龍舟的童年。
隨意煮糖漿
材料:
8匙黃砂糖
4匙清水分4次下
工具:
耐高溫鍋子及長湯匙(金屬比較安全)
做法:
1. 砂糖放入不鏽鋼鍋,開小火熱10分鐘
2. 先加一匙清水,攪一攪,小心不要燙到
3. 再加一匙清水,轉中火,再攪一攪,
4. 再加一匙清水,如果濃度合適,可以不用再加,喜歡稀一點再加一匙
做出份量大概3匙左右,我們可以配4顆小糉子吃。